欢迎来到专业的天纬文档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事迹材料 工作要点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全文完整)

时间:2023-01-06 13:18:02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绝不仅仅包含汉语知识教学,还应提供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绝不仅仅包含汉语知识教学,还应提供丰富的人文精神熏陶,使小学生在多元的体验中感知德育,身心获得健康成长。传统模式下的语文课程很少关注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错失良好的教育机会,语文教师应通过自身努力避免德育的缺失,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因此,语文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余,应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于无形中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与人文素养的提高。

  1.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德育氛围

  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在“5G时代”即将到来之际,小学教育对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大量的新型教学方法成为课堂的常见内容。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语文教师可以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使小学生在多元化的视觉、听觉与情感体验中了解德育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立足课文内容,借助多媒体素材等现代化教学资源,以多变的形态展现教学内容,融合德育教学,带给学生丰富的课堂体验,鼓励学生主动了解课堂学习相关的德育内容。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中《手术台就是战地》一篇课文向学生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精神,给学生带去强烈的心灵震撼,是德育教育不可多得的优质素材,可作为德育渗透的结合点。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师应准备丰富的多媒体演示素材,并设计微课教学流程,加深学生对医护人员奉献精神的感触,使其将这种心理代入到现实生活中。首先,教师可以从医疗影视剧中截取相关片段,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特殊时期医护人员为挽救生命作出何种贡献,要求学生在观看结束后梳理影片内容,并抒发自身的感想。随后,教师通过微课的形式将知识点插入影视片段,作为学生积累课内知识的素材,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画面记忆生字词的应用方法。最后,当学生初步理解医护人员的伟大后,德育中“学会尊重他人”相关的内容实现渗透,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将“树立职业理想”的相关内容展现出来,使学生怀着强烈的主观情感思考是否要将成为医生、护士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不仅完成了既定的语文教学目标,还实现了德育教育的多重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受到良性影响。

  2.利用问题引导,及时渗透德育

  相比于讲授式教学直接讲解基础知识或问题答案的方法,问题教学具有较强的启发性,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在活跃水平。小学生正处于建立理性思维的关键时期,这时学校与生活中的事物很容易影响其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发展,因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搭配问题引导,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一直以来,语文教师都不是很重视课堂提问以及追问的教学效果,误认为语文是一门围绕基础知识教学展开的学科,只需要让学生形成主观认知便好。因此,在融入德育教育时,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错误认知,意识到问题引导对于学生思维的重要作用,及时地提问,巧妙地提问,在与学生充分互动的情况下引入德育教育内容,使学生在思维较为活跃的时刻关注德育,从中学习到有益的内容。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中《掌声》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女孩英子,因为第一次上台时获得了同学的掌声而逐步改变性格的故事,将学生不常接触的生活情境展现出来,引发学生的感慨。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然后再进行问题引导,带领学生梳理课文的主线。提问时,教师可使用“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英子的性格有哪些特征”“你们在与身患残疾的小朋友相处时抱有怎样的心理”与“读完这篇课文,你想对英子说什么”等问题。在这一轮提问中,教师给出的问题比较宏观,主要目的为帮助学生抓住阅读时一闪而过的真实感受,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世界。随后,第二轮提问中,教师可围绕语文基础知识展开,使用“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课文中的生字词如何解释”等问题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待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则可以利用学生越积越高的阅读情感渗透德育教育,选取其他典型的“身残志坚”事件,让学生通过了解这些自强不息的故事获取精神力量,明白人人都应为了美好未来奋斗的道理,从而自觉地拒绝生活中的过度娱乐,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兴趣爱好。如此一来,语文课堂教学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目的,而德育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关的目标也可以达成。

  3.组织合作学习,提升德育效果

  小学生虽然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但其想象力远超成年人,脑海中时常冒出天马行空的想象。语文课程是学生接触外部世界的一种途径,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使学生足不出户便了解大千世界的精彩,而德育教育也可利用语文课程的这一特性进行渗透式教学,让学生在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释放学习活力。对于小学生而言,独立自主学习具有不小的难度,而小组合作学习则可以在保证其课堂主导地位的同时,使其有能力自主推进学习流程。因此,为了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索德育内容,以各自喜欢的方式深入讨论,得到真实的主观感受。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是一篇充满想象力的课文,作者将自己对未知世界的猜测记录下来,给学生带来许多灵感。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使用“作者认为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模样”“宇宙的另一边有可能存在另一个自己吗”“如果你遇到了另一个自己,想对他说些什么”等任务,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并尝试合作完成“宇宙的另一边”的世界的构想,通过画图与文字介绍的方式想象出一个与地球截然不同的世界。在合作探讨中,学生应进行分工,在确定好另一个世界的基础设定后,画图与文字解释应该由不同的学生完成,最终各自的任务完成后再合成一个整体。在指导学生合作时,教师可以提前将沟通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小组其他成员报以尊重的态度,维持积极的合作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得到练习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德育目标的实现将更加顺利。

  总结:小学语文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结合德育教育,这既是学科特征决定的,也是未来教育发展方向决定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德育教育是其发展完善人格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在日常学习中充分感知德育,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在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完善德育渗透的策略,选择受欢迎的德育方式,带领学生走入一个又一个德育情境,尽情地感受德育内容。

  参考文献:

  [1]洪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取向与实现路径[J].教育科学,2019,35(01):46-50.

  [2]姜雨.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探析[J].课外语文,2018,(007):191-

  192.

  [3]丘冬花.刍议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的“理”与“情”[J].教师,2017(012):34.

  [4]吴丹花.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06):13.

  [5]苏金凤.一言一行总关情——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031):361.

推荐访问:小学语文教学品德教育养成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 渗透 策略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